首页 习题正文

假如由你来执教这节课,将有哪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?请简明扼要

假如由你来执教这节课,将有哪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?请简明扼要地阐明你的教学设计。



【参考答案及解析】
教学过程: (1)故事导入,揭题激趣 讲成语“自相矛盾”的故事,(可由学生讲)并浅析其寓意。 问:如果矛和盾再次碰在一起,结果会怎样呢?《矛和盾的集合》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。 (2)初读课文,学习生字、新词,整体感知课文 ①认读生字。 ②认读词语。(分两组) A.第一组:集合、招架、紧张、固然、乌龟、自卫、进攻、炮口、坦克、战场、首次、长处、胜利者。 (这组词语只要求读正确即可) B.第二组:左抵右挡、难以招架、合二为一、大显神威、庞然大物、哇哇直叫、乱作一团。 (这组词语要求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,带着感情朗读。“左抵右挡”“难以招架”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理解) ③朗读课文,要求正确、流利,特别注意读好上面的词语,读出一定的感情来。 ④用“矛、进攻、盾、自卫、合二为一、大显神威”等词语概括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。 (3)细读课文,深入分析 ①学习第1~4自然段 过渡: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,就显示出强大的威力。发明家是怎样想到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,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? A.小组合作学习1~4自然段,进行讨论:发明家的思路是怎样的?画出有关的词句。 B.全班交流,说说找出的相关词句,并板书出来。参考如下: 比赛时难以招架——盾太小了——盾大得像铁屋子——开小洞——伸出进攻的“矛”——加上轮子、装上履带——坦克。 C.参考以上板书,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路和过程。 ②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: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,不再是自相矛盾,而是碰撞出了“坦克”这一新鲜事物。 A.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?请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。 B.第一句话:“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,在战场上大显神威。” a.联系这句话说说“合二为一”的意思。 b.说说你对“大显神威”的理解,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。(抓住“庞然大物、哇哇直叫、乱成一团、一下子退了十公里”等词句来理解) c.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“大显神威”的事物呢? C.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,读出坦克在战场上的威猛气势。 ③学习最后一段,揭示道理,拓展思维 过渡:为什么这次矛和盾相处在一起,不再自相矛盾而是变成威力无比的坦克呢? 理解重点句:“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,谁就会是胜利者!” A.联系这篇课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。(提示:文中说到了哪些事物的长处,这些事物的长处是怎么集于一身的) B.你还能用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? (学生讨论交流,各抒己见。老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,可以从实际应用、做人学习、处理事情等方面去思考。如:铅笔和橡皮的结合——橡皮头铅笔;电风扇和取暖器的集合——空调……) (4)总结写作方法,仿写课文 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,文章是怎么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的? (这篇文章告诉我们: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,谁就会是胜利者。文章是借发明坦克这件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。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,不能空讲道理,这样才能有说服力) ②仿照这篇课文,想象编写一个发明故事(如:橡皮头铅笔的发明),说明“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,谁就会是胜利者”的道理。 (5)板书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scpro.cn/v/bad05daf799b4269.html